访谈:摄影师旷惠民与岜沙苗寨的二十年
作者:无
20年,30次进苗寨 记者:听说你拍摄《岜沙变迁》这个专题用了20余年的时间,为什么在一个选题上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? 旷惠民:是的,我是从1989年时开始关注这个地区,一直到现在,去年的二月份,我... >>阅读全文
颜长江:西天不远,唐僧骑马去过
作者:颜长江
这个题目是抄来的。 二十年前上下,羊城晚报的标题是极其有名的。我作为一个新编辑,也常常一杯茶,几支烟,一上午就在那儿磨标题,对仗啊排比啊双关啊,苦思冥想。不过几年下来也没几个绝妙标题,比起标题... >>阅读全文
雅昌摄影网专访:刘瑾与“第二张脸”
作者:邬树楠
雅昌摄影网:你的这个《第二张脸》系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拍的? 刘瑾:应该是07年下半年就开始准备拍这个作品,然后一直在准备,在试拍,在找不同的感觉,正式开始拍的时候应该是去年,去年6月份就开始动手拍... >>阅读全文
顾铮:观念摄影与中国的摄影之我见
作者:顾铮
近年来,中国的观念 摄影出现了相当活泼的局面。但是,这种艺术现象似乎与通常意义上的中国的摄影互不相干。观念摄影只是在美术界热闹,在美术刊物上作为美术作品传播,而中国的主流摄影媒介却对它基本上持视而不... >>阅读全文
媒体摄影记者的深度化生存
作者:郑丽君
“我最为忧虑的是,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,我们融汇中西新闻摄影理念,逐步建立却并不完整的视觉价值标准再度模糊与降低。简单记录、缺乏主题、空洞无物、缺乏编辑、文不对题、镜头语言使用不当、下意识的... >>阅读全文“对影成三人”是雅昌摄影网的访谈类节目,栏目由主持人与摄影界之精英人物,针对热门摄影事件进行研究,并各抒己见,引导嘉宾发表具个人色彩的大胆言论,营造日常聊天的形态、谈笑风生的气氛,力求轻... >>阅读全文
任悦:出走,写给青年摄影记者
作者:任悦
前两日《中国摄影报》发表了我们在临沂做的“三人行摄影记者工作坊”的专题报道,除了授课老师笔记,还有郑丽君所写的文章《媒体摄影记者的深度化生存》,也很贴这个班的思路。 延伸阅读: &n... >>阅读全文
任悦:多媒体是什么?为什么?
作者:任悦
看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John Stanmeyer在自己的博客上提出,不喜欢“multimeida” 这个词,我很好奇,这位静态摄影师如何对待时下时髦的“流动的照片”? 因为到了中国,情况就更... >>阅读全文![]() 杨小彦
鲍昆
顾铮
张谦
刘树勇
|